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6章 煤炭

想了想,俞悦又纠正了一下自己刚才的发言:“准确地说,是在煤炭被发现能够变成燃料以后。

关于煤炭的神话传说有很多,老君种煤、舜帝用"黑石"烧陶、二郎神煤火烧孽龙等等,但是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当属女娲炼石补天。

传说,远古洪荒时期,灾难突然降临:

四根擎天大柱倒了,天破了个大窟窿,地也裂成一道道深沟,天火洪水泛滥,猛兽鸷鸟肆虐,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
于是,女娲支起炉灶,炼五色石,以补天穹。

最后,苍天补好,四柱擎立,洪水消退,冀州平定,猛兽鸷鸟被杀死,善良百姓有了生路。

至今,在平定县浮山娲皇庙中,还存有明代平定知州陆深撰文的《浮山遗灶记》碑刻。

碑刻显示,女娲氏补天所用的五色石,即是用当地产的煤炭作燃料炼就的。清代学者顾炎武也认为:‘此即后世烧煤之始。’

远古时期,文字没有产生,能够把人类文明留存下来的唯一途径,就是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。

有了这些奇幻瑰丽的动人故事,也就有了早期人类向着文明进程一步步迈进的坚实脚印。”

嬴政皱眉,这煤炭听着像是石墨,石墨他倒是知道,可听开采的工匠回禀,这东西燃烧后有剧毒。

经常有人在用石墨燃烧取暖后不明不白地死去,于是大家都在传,这是上天降下来的惩罚,石墨是不允许被使用的。

就连他也只是在祭祀时才会用到石墨,难道后世已经把这种现象研究清楚了?嬴政拭目以待。

俞悦:“有学者考证,华夏最早对煤炭的记录来源于《山海经》,”

九州一色的霜:好好好。又是《山海经》,名义上它是志怪小短篇,实际上它是一本纪录片。

俞悦:“真的是这样,以前看《山海经》只觉得,哇,妖怪还能这么写!

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考证研究,《山海经》里描述的很多东西看起来神奇,其实只是以古人的知识储备不知道怎么去解释。

不过我今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,还是只能说,哇,纪录片还能这么写!有机会可以给大家盘一盘中国的神话体系。”

明月松间照:如果有一天我死了,我不是被你话的大饼噎死的就是被你挖的坑埋了的。

草莓奶糖:挖坑不填胖十斤。

古人们:还有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