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9章 杜甫草堂

“哈喽大家好,我是悦悦,今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,主要我们行程比较满,我准备早上去杜甫草堂,下午去熊猫基地。

不过我对花花没什么执念,所以不会特意去看它,毕竟像我这么博爱的人当然是每一只熊猫都是我的心尖宝啦。

那趁现在人还不多,早上天气也还没那么热,我们就出发吧,懒得查公共交通了,我就直接打车了。”

俞悦难得起了个大早,她开播噼里啪啦地讲今天自己的旅游计划,古代观众们起得早,就把她当背景音,边听边该干嘛干嘛。

现代观众们这个点除了要上班的社畜都还在睡,俞悦也不管,反正一会儿他们就来了。

早上不想吃太辣的,俞悦就随便买了碗小米粥和一屉小笼包填了填肚子,吃完后她就直奔杜甫草堂了。

杜甫和李白这会儿还在上朝呢,李白捅了捅杜甫,小小声对杜甫说道:“子美,说你呢。”

杜甫被李白捅这一下好悬没把魂儿吓出来,他示意李白别搞小动作:“太白兄,先上朝,等会儿再说。”

李白安静不到三秒,又偷偷捅了捅杜甫:“哎,子美快看,你这草堂和我想象中不一样啊,更气派者。”

杜甫快崩溃了,他一边偷偷瞥了眼皇帝李亨一边敷衍李白:“嗯嗯嗯,可能是后世翻修的吧。”

李白:“那你说...”

没等李白说完,李亨忍无可忍,轻咳一声,以此委婉地提醒李白:上朝呢,能不能收敛点!

行吧,李白闭麦了。

杜甫就差以袖掩面了,救命,被偶像拉着当显眼包真的好无助!

俞悦:“这里就是杜甫草堂了,杜甫是在安史之乱后为避兵祸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,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杜甫草堂。

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,写下了240多首诗篇。《春夜喜雨》、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等就是在这里写的。

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,北宋以来,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,供人瞻仰。

不过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。现在的杜甫草堂,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。

杜甫草堂总面积为300亩,其间檐廊结构布局紧凑,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,恢宏古朴。

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,栩栩如生,让人顿生敬慕之情。草堂内,小桥、流水、梅园、竹林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