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2章 杜甫3

始皇这边正和李斯扶苏几人大眼瞪小眼地商议怎么改秦法,俞悦那边继续讲述杜甫的后半生。

俞悦:“这次科考的再次失利,对于杜甫来说,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,毕竟眼看就要四十岁了。

然而他在长安还是要房没房,要工作没工作,要存款没存款,还背井离乡,关键他还扛着老杜家复兴的希望。

这要是搁李白身上,早就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了。可他是杜甫啊,那么倔个人,他认定的事,九头牛都拉不回。

四十岁怎么了,纵然寒热百日相交战。敝衣何啻联百结,他有‘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’的鸿鹄之志,赤子之心。

杜甫在长安待了十年,才在公元755年四十三岁被绶了个河西尉的小官,主要就是负责拜迎长官,盘剥百姓。

杜甫自然是不肯干,就算再潦倒,也‘不做河西尉,凄凉为折腰。’

杜甫推辞了河西尉之后,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,就是个有编制的兵械仓库保安,倒是不用盘剥百姓,杜甫为了生计接受了。

在上任前,杜甫先回了趟奉先,看望自己的夫人和孩子,刚到家就得知自己一岁不到的幼子竟然活活饿死了。

自己再穷困好歹也是官宦世家,家里都混成这个样子了,更不要说黎民百姓了,他们怕是更绝望吧。

再看看玄宗皇帝和皇亲贵胄,还沉浸在盛唐的美梦中,声色犬马,花天酒地,杜甫以诗写史的道路就此开启。

他写下了千古名篇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,‘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入门闻号啕,幼子饥已卒。吾宁舍一哀,里巷亦呜咽。’

而杜甫真正的苦难,才刚刚开始。”

杜审言咧着的嘴闭上了,他怎么就忘了,自古以来的成圣之路,哪一条不是荆棘丛生,他的乖孙真的太苦了。

还有他一岁不到的小曾孙,竟是被活活饿死的!想到悦娘子说的子美小时候如此顽皮跳脱,人到中年却要穷困潦倒,还要承受丧子之痛,杜审言想哭了。

杜闲看老父亲要哭不哭的就知道他在想什么,虽然他现在还没儿子,没变成像他的老父亲那样的老父亲。

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儿子以后会这么辛苦,他也觉得心里堵得慌,父子俩于是相对垂泪。

在一边当了半天背景板的管家实在忍不住了,他小心翼翼地开口:“那个,老爷,公子,天幕好像有个群聊功能来着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