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2章 国无大学,乃可耻耳!

看完辜鸿铭先生的演讲以后,俞悦也觉得热血沸腾:“其实对于民国这样一个和春秋时期同样百家争鸣的特殊时期,我们对它的了解始终太浅薄。

辜鸿铭先生固然有他的时代局限性,比如清廷并不能代表整个华夏。但当时的大家们哪一个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。

而且这些大佬们其实都挺可爱的,比如鲁迅先生的‘不干了’,钱玄同先生的破窗之说,陈李两位先生的‘闹钟与炸弹’之辩。

又比如蔡元培先生在当北大校长之前其实还搞过刺杀,黄侃其实是位国学大师,‘她’这个字就是刘半农先生创造的等等。

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搜索原片观看,虽然这部剧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,比如过度美化陈家父子的关系,强行加感情线等等,但是我还是觉得入股不亏。

先辈们都在上下求索救国之道,用血泪换取了无数的失败经验才总结变成如今的华夏,其中之一就是教育。

我国全民扫盲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,再给大家看个胡适的《国无大学,乃可耻耳!》吧。

虽然他人不怎么行,但是新文化运动他也确实能称得上一句‘先驱’的。”

草莓奶糖:虽然打牌居士后期没眼看,但前期一篇《文学改良刍议》还是可以称道的。

始皇大大的狗:然后写完就怂了,打牌居士可以称为公蜘鼻祖了吧。

就要芋泥波波:其实导演镜头语言也很强啊,有一幕我记得是他早上出门晨跑遇到蔡元培。

九州一色的霜:对对对,当时他那个不伦不类的着装就看得我好别扭,衬衫加发带还是什么,中西合璧,太强了。

明月松间照:还是这帮搞文艺的行啊,好像什么都没说,又好像什么都说了。

俞悦:“来看看他为数不多当人的时候吧。”

视频一开始,还是熟悉的北大礼堂,中年胡适西装革履地站在台上,镜头扫过台下,陈仲甫等北大教授都是身着中式长衫。

胡适上来就说了句美式英语,然后问大家是什么意思,结果马上就被辜鸿铭指出这句话出自《荷马史诗》。

辜鸿铭用正宗米字旗老伦敦腔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,然后毫不留情地嘲笑胡适是下等人的发音,场面一度十分尴尬。

九州一色的霜:救命,他自己不尬的吗,装逼失败真的我都替他难受。

明月松间照:毕竟是学心理学的,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