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5章 寂寞城通告:人的言行的不一致性原因

语言和行动应该属于人的不同半球,行动属于人的真实想法,而语言属于人对行为的解释。

所以语言有欺骗性,而行动基本就可以理解为人的真实想法。

所以也有一种说法,听其言观其行,关键是是行动。

也就是我们分辨一个人是否有欺骗性关键看他的行动,而不是听他的言论。

所以骗子永远强调他的语言的真实性,而不是行动。

有赚钱机会,介绍给你,而这个人很穷,说明他有欺骗性。

所以看一个人是否有投资可能性,关键是看他的财务状况。

这也就是很多做生意的人要买豪车别墅,大部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可信程度。

当然一个人有了名气,也就不需要外在的这些行头。

这也就是特斯拉的宣传方式,马斯克有公信力,而且公认有钱。

货币作为一种通用交换媒介,他的多少直接证明这个货物或人的真实价值。

被社会承认,就会有钱,这是公理。

以前郎咸平说一个经济学家好不好,主要看他能不能赚钱。

不能赚钱的经济学家,就是书本经济学家。

凯恩斯学派创始人凯恩斯年轻时炒股,亏了一点,他就用经济学分析股市,结果赚了大钱,后来觉得没意思,就去当财务大臣了。

亚当斯密有一次接受女王接见,国会所有议员起立致意。

所以一般人有没有成就,真的可以用财富衡量。

货币是被全民维护的唯一价格体系,他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,而且几乎是唯一的公认评价体系。

哈哈,行动不一致有时有欺骗性,但最终他依然会按照规律行动。就像有人饿了,他假装不饿不去吃饭,但最终他还是要吃饭的。而如果他欺骗说自己不饿,即使他偷偷吃了,他也可以说他没吃,而且可以永远不改口。

所以语言有欺骗性,而行动没有,也可以说最终他不会有欺骗性。

和一个人相处日久见人心,就是这个道理,时间久了,肚子饿还是要吃的。

人可以欺骗别人,但无法改变物理属性,也就是生老病死,爱恨情仇,饥饿欲望。

即使出家的和尚依然有性欲,即使太监也一样。

人的本能需求,是最终被行动出卖的,没有例外。

这也就是纸包不住火的原因,但你可以用语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